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开文件 / 正文

国务院《批复》在杨凌各界引起强烈反响(三)

来源:杨凌时讯 发布时间:2018-11-28 15:1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征兵

抓住机遇再创现代农业新辉煌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为杨凌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给出了定位,极大地鼓舞了24万杨凌人民,对杨凌进一步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批复》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给出了杨凌新的定位,提出杨凌今后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更重要的是提升发展的质量。第二部分提出了杨凌发展的途径和路径,《批复》中提到杨凌要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对全国作表率和示范作用。尤其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上,杨凌要提供新模板新模式。《批复》中还强调了要“积极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这是因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杨凌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的科技源泉,也是杨凌进一步发展的强大技术后盾。第三部分强调了加强组织管理,坚持“双组长制”,要求各个部门统一协调,进一步加强对杨凌的支持。总之,国务院《批复》对杨凌未来,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希望杨凌农业工作者能够抓住机遇,创造辉煌。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永良

发挥产教融合优势办好涉农职业教育

我们杨凌职院作为示范区的一员,能得到国务院的支持,令我非常激动。这是国务院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大力支持。

在杨凌首推涉农职业教育,是对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举措。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示范区的一员,长期与示范区、涉农优秀企业、两所科研院所,共同推进产教融合、社会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在这些领域发挥了很大作用。学院坚持走“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之路,依托“百县千企联姻工程”和“中国杨凌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两大平台,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省内外142个县(区)政府、1332家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全省建立产学研基地13个,探索形成了技术服务型、基地示范型、科技包村型、专家大院型和企业带动型五种农业高职院校产学研示范推广模式。

国务院的《批复》为我们广大农业工作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全院上下将以此次《批复》为契机,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把涉农职业教育办得更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教授冯伯利

潜心科研构建高质量杂粮产业提升平台

我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宗粮豆研究中心,主要工作是以榆林市为主的陕北小杂粮生产服务,为陕西小杂粮产业发展服务。从2000年开始至今已有15年了,先后选育小杂粮品种30多个,制定技术规程14项,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促进了榆林等地小杂粮产业发展。

这次国务院《批复》明确提出“支持杨凌示范区依托区域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科研平台”,这更加坚定了我们潜心科研的决心。

接下来我们将创新种质、引进品种、建立示范基地,开展新品种的选育和示范工作。包括:开展杂粮高产优质、抗旱节水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引进农机,促进糜子标准化生产;引进科研人员、培养研究生、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开发杂粮产品,打造杂粮名优品牌;发展田园综合体、打造杂粮文化产业,建设美丽乡村;建立杂粮产业联盟,构建高质量的杂粮产业提升平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副教授刘德敏

抢抓历史机遇做好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2016年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成教学院每年培养陕西省持证职业农民1000余人。随着培训规模的扩大,吸引了来自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江苏、内蒙古等地职业农民参加培训,目前三年累计培训职业农民4000多人次。通过培训提高的职业农民,掌握了党和国家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明确了产业发展的方向思路,学到了产业发展的知识技能。他们在农业转型发展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发挥了“领头羊”作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此次国务院《批复》明确提出“积极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赋予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这是成教学院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期,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和鞭策。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紧迫感,认真贯彻执行《2018—2022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加强培训需求调研,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今后,成教学院将抢抓此次《批复》出台的历史机遇,继续做大做强培训事业,无愧于学校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无愧于国家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