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公开文件 / 正文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杨凌示范区新时代再踏新征程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发布时间:2018-12-17 15:43

【政策聚焦】国务院批复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

近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继续加大对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着力推动杨凌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杨凌示范区的充分信任和殷切希望。国务院《批复》为打造示范区升级版,加快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大动力。新时代,杨凌示范区肩负重任再踏新征程。

国务院《批复》指出,将着力推动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杨凌示范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切实落实新发展理念,按照“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进一步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力争到2025年把杨凌示范区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为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同时,国务院将继续加大对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持杨凌示范区依托区域农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建设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科研平台。积极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办好全国农业农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农民发展学院,深化科研管理改革,赋予科技人员更大自主权。引导地方加大对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的支持力度。支持中国科学院等国内外科研单位在杨凌示范区设立研发机构。支持杨凌示范区参与实施国家种业自主创新相关重大科技项目,支持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大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力度。

二是积极开展涉农改革创新试点。支持杨凌示范区开展“三农”领域试验试点,探索构建农业绿色发展技术体系,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创新,组建面向旱区的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机构,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融合发展机制,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探索农业科技扶贫新模式。

三是开展金融改革创新。研究推动杨凌示范区开展国家产融合作试点,探索农业产业与金融合作的有效形式。支持杨凌农村商业银行开展农业科技特色金融服务。进一步加大对科技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将杨凌示范区纳入投贷联动试点。依法依规引导商业银行将杨凌示范区分支机构按地市级机构申请设立。探索开展大型农机具、农业生产设施、农林畜牧生物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开展农业保险创新示范,探索开展气象指数、价格指数等农业保险产品,支持农业保险承办机构通过农产品期货、期权等优化风险管理。积极支持杨凌示范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融资。

四是发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杨凌示范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探索产城融合、镇村互动的新机制,打造新业态引领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支持杨凌示范区创新农业建设用地模式,探索适度放活农民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有效形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杨凌示范区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探索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标准体系。

五是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大对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示范区片区的支持力度,围绕建设“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充分发挥作用。支持杨凌示范区进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植物品种权交易中心建设。支持杨凌示范区在条件成熟时设立综合保税区,健全海关等机构,建设肉类等食品进境指定口岸。

此外,《批复》还指出,进一步加强对杨凌示范区建设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杨凌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继续实行科技部、陕西省政府“双组长制”,协调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相关事项。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大对杨凌示范区的支持力度,落实好相关政策措施。陕西省政府要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杨凌示范区进一步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国务院有关部门、陕西省政府要充分认识进一步支持杨凌示范区发展的重要意义,强化举措,集聚资源,协同推动杨凌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据了解,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第一个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自1997年获批以来,杨凌示范区加大协同创新力度,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完备创新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培育的“西农979”小麦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近1亿亩、培育的“秦优7号”成为我国双低油菜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油菜品种、令世人瞩目的国内首例体细胞克隆羊“阳阳”诞生于此……

杨凌示范区始终牢记支撑和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使命,不断创新,勇于实践,让数以亿计的农民朋友享受着“杨凌农科”带来的幸福生活。


【专访】

紧抓机遇  打造现代农业创新高地

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在杨凌示范区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热烈的讨论。“国务院《批复》明确了杨凌示范区今后的工作思路。我们要切实把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作为杨凌示范区工作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将其贯穿于示范区工作的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党工委书记李婧表示。

据了解,1997年7月29日,国家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经过21年的发展,如今杨凌已从一个西北小镇嬗变为一座“农科新城”,探索总结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杨凌模式”,同时,杨凌示范区累计为全国各省区市培训农民40万人次,在全国18个省(区)市建成示范推广基地312个,年均推广效益超过200亿元。

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今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陕西白水”苹果产业宣传推介会上,携带“杨凌基因”的苹果新品种“瑞阳”“瑞雪”正式向全国发布。这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政阳教授团队,历时近20年培育出的优质苹果新品种,不仅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是杨凌示范区加强区校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动实践。

创新是发展之基,是第一动力。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不断加大协同创新力度,聚集科技创新人才,构建完备创新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累累硕果。杨凌培育的“西农979”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三个小麦品种之一,“秦优7号”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高油双低杂交油菜品种,玉米新品种“陕单609”实现了机收玉米育种的新突破,“瑞阳”“瑞雪”“秦脆”“秦蜜”等苹果新品种有望成为黄土高原苹果产区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杨凌示范区为我国从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杨凌距离国家要求的成为国际农业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示范区还有一定差距。”李婧表示,此次国务院《批复》提出的持续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开展涉农改革创新试点、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发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五个方面的支持政策,其中很多事项是示范区需要攻克、补齐的短板。

比如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杨凌示范区一直在推动区校一体、融合发展,目的是在杨凌形成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特色模式,从而发挥科技创新成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带动杨凌示范区产业发展。“杨凌示范区虽然有这么多科技成果,但还没有培育出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业龙头企业。”李婧表示。

此外,在金融改革创新方面,金融在杨凌示范区经济发展中体量占比很低,尤其是现代金融资本要素还没有很好地融入农业农村发展进程中,目前除了杨凌农商行在金融助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切切实实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外,很少有其他上市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主体投资杨凌的农业农村。另外,涉农改革创新试点和农业对外开放也一直在做,却仍是需持续努力提升的任务。

“可以说,如果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科技创新、涉农改革创新、金融改革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杨凌示范区‘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定位就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李婧说。

“农”字为先  打造示范区升级版

“‘三农’是杨凌示范区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即使我们工业园区引进一些企业,都不敢离开‘农’字。”李婧表示,作为我国农业科技资源高度密集之地,杨凌示范区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区校融合发展,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制,建立融合发展机制,持续放大国家植物品种权交易、农业技术转移、农业大数据等“六个中心”的平台整体效应;不断完善大学、产业链、科技培训、展会等“六种推广模式”,培育发展“科技+农户”“科技+合作社”“科技+产业链”等新型融合体,探索形成了具有杨凌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使现代农业得到金融产品的支撑,杨凌示范区一直在努力探索。先后成立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设立1000万元贷款风险补偿金,挂牌交易农村资产125项;创新试点近20个农险创新产品,其中6个创新产品纳入陕西省一般性农险目录在全省推广;探索“险资支农”模式,不断拓展“银保富”农业保险范围;实施“农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和“玉米价格+期货保险”……一系列创新举措,是杨凌示范区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大胆探索,在农村金融改革领域屡屡“破冰”的有力佐证。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2018年新增“两权”抵押贷款1907万元,累计向33户新型经营主体发放经营权抵押贷款1.4亿元。

在近期国务院办公厅的第五次督查通报中,对杨凌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的典型经验做法进行了表扬。杨凌示范区积极扩大对外开放,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围绕在更高水平上发挥示范区作用,聚力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三个突破”,推进“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及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杨凌片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据了解,杨凌示范区以及驻区高校先后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包含3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20多个丝路沿线国家签订有关协议,涉及农业节水灌溉、花卉苗木种植、牧草品种改良、畜牧养殖技术及管理等多个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活动300余项。

如今的杨凌示范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快推进杨凌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示范区升级版,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专家解读】

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合伙人刘恒辰:

“中国农业硅谷”任重道远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发展若干政策的批复》提出要着力推动杨凌示范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这正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杨凌示范区加快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批复》着重在农业科技、涉农改革、金融体系、乡村振兴、对外开放对杨凌示范区给予了新的支持。

支持杨凌示范区建设高水平的科技平台,将持续提升杨凌示范区农业创新资源供给,集聚行业内顶尖创新人才和设备,集中突破生物育种等领域的核心共性技术,不断完善创新孵化载体与平台,努力营造创新创业文化与氛围,推动农业科技的“新研发”,加快杨凌示范区打造“双创升级版”。

支持杨凌示范区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标准创新,将推动杨凌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健全农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助力企业主动对标国际农业标准,积极参与农业领域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制定,提升杨凌示范区农业标准体系的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

支持杨凌示范区金融改革创新,支持杨凌示范区纳入投贷联动试点,将推动支持杨凌农商行试点扩大金融产品试点,采取“跟进投资、参股创投”等方式,探索农业科技与金融融合发展,进一步吸引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私募投资基金支持杨凌农业新业态发展。

支持杨凌示范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示范带动,将助推杨凌示范区培育市场化农业推广机构,引导种业、农机、农产品加工等领域龙头企业创新“企业+农户”“农资+农技服务”等模式,向农业科技服务领域延伸布局。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中介组织等成立农技咨询民间组织或农技推广机构,与高校院所合作探索“自下而上”的农技推广方式。

支持杨凌示范区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将发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示范区政策叠加共振效应,构建农业国际贸易与农业科技创新耦合联动发展机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城市和园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支持和引导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等主体联合海外顶尖创新机构,集聚海外创新资源和创业项目,加强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

经过21年的发展,杨凌示范区已经成为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正全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虽然杨凌示范区在过去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农业硅谷”建设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世界科技与产业变革和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相交汇的历史阶段,杨凌示范区要切实承担起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创新示范和战略引领使命,还面临具有先发优势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不多、真正拥有全球主导权的高端产业、新产业新业态偏少等问题;二是尚未真正培育出具有影响力的高科技大公司、上市公司,园区尚未显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三是创新创业整体水平还不高,尚未真正形成集聚全球农业创新创业者的品牌效应;四是尚未形成全方位、深层次的开放合作格局,国际化发展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体上,杨凌示范区在适应时代要求的改革创新突破不够,对农业新经济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不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剑朝:

做好涉农改革创新这篇大文章

在杨凌示范区步入第三个十年发展的新阶段,国务院再次下发《批复》,对于杨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杨凌示范区的充分肯定和殷切期望。《批复》全文尽管只有短短的1500字,但其中蕴含的内容却十分丰富,政策含金量高。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实”。可以这样说,《批复》的第二部分“继续加大对杨凌示范区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通篇读下来感觉一句话基本就是一个政策,需要认真学习并结合实际加以落实。

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技术示范区,杨凌如何结合自身优势开展涉农改革创新?首先,杨凌示范区要在现代种业发展方面开展积极改革创新。杨凌农作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业科研及农作物育种水平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上世纪50年代的“碧蚂1号”,60年代的“丰产三号”,70年代的“矮丰3号”,我国这三个里程碑式的小麦主栽品种更新换代全部来自杨凌。上世纪80年代,李振声院士在杨凌培育出了“小偃”系列小麦良种,近年来王辉教授也培育出了“西农979”等一系列优质小麦新品种。如何利用现有的品种资源优势和农作物育种优势,在现代种业发展方面进行深入改革创新,推动形成种业集群和种业品牌,是杨凌示范区非常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其次,杨凌示范区应该在金融改革领域继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解决“三农”问题,要靠金融强力支持与推动。金融不仅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同样也是现代农业的核心。长期以来,涉农贷款周期长、担保难、变现难、风险大,始终是制约金融机构发挥信贷支持的最大障碍,究其原因,既有农村抵(质)押担保政策限制,又有抵(质)押物管理难、计量难、交易难以及市场机制不健全等多种因素。近年来,杨凌示范区在农地使用权、大型农业机械设备设施、农业生物资产、农业知识产权和专利等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点方面作了大量改革探索,初步解决了农民贷款抵押难、资金筹措难、农村产权变现难等突出问题,得到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的积极响应,试点效果良好。下一步,作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示范区,杨凌示范区还应在农业生物资产抵押、农村普惠金融、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期权等领域,继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破解农村金融“贷款难、贷款贵、贷款长”难题,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提供新的经验和模式。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依托驻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道路,通过在贫困地区建立试验示范站、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以及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多种举措,帮助贫困地区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扶志扶智,运用科技手段、科技成果提升当地农业发展水平,实现脱贫致富,走出了一条颇具杨凌特色的科技扶贫新道路,需要继续行稳致远,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