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区开展农业科技援外培训
6月26日,中马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杨凌建成开园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迎来22周岁生日。
22年创新发展,22年砥砺奋进。22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亲切关怀下,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支撑和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始终耕耘在农业创新的“试验田”上,不断收获着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乡村振兴的丰硕果实,各项事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凌正以崭新的姿态,朝着更加高远的目标迈进。
一端连着中国,一端通向世界。杨凌示范区从1997年成立至今,22年间,中国农业,同世界从未如此紧密地联结;对外合作,从未像今天这样被如此多的浓墨擘画。
一端连着过去,一端指向未来。随着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设立,杨凌示范区正在“一带一路”大格局中奋楫前行。
如果说每一个地方都有一个标签,那么“农业”一定是杨凌示范区最鲜明的标签。
杨凌示范区作为中国农业资源的汇聚者,汇聚农业技术、资本、产业、服务、功能性市场主体,未来将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境外农业经贸合作区的建设,更好的对接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
“进”和“出”同步发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要特色的自贸片区,杨凌示范区以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为重点,通过全面扩大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打造农业特色鲜明的发展增长极。
这是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在这条横亘于亚欧大陆上的商贸古道上,杨凌国际农业交流活动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将中国的农业文明传播四方,带动着世界农业文明不断演绎。
充分顺应了中国与世界命运与共的大趋势,奉行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赢、共利的发展宗旨,推动了农业对外开放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农业国际交流合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广度、速度和力度,有效服务了中国农业整体外交。
“‘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同步发力,为涉农产业进行更好的叠加,从而产生一些新的发展机会,进行农业的延伸和拓展,比如发展农业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等,做规范化、连锁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提升。”复旦大学上海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秘书长尹晨表示。
22年来,30余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杨凌开展合作、20多个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杨凌签订有关协议、300余项国际交流合作活动不断开展……杨凌示范区,正以全新的姿态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充分展现了自信和魅力。
劲吹“丝路风”尽显“国际范”
回顾近几年杨凌示范区对外合作交流情况,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脉络,在农业对外合作领域徐徐铺展,步稳蹄疾。
特别是围绕农业科技需求,以人才培养为主要载体,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协同共进,在实施对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有益的探索。
其中,与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科研单位等共同推进了一批海外试验示范基地合作,形成了一系列务实成果。
目前,已建立了包括在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阿拉木图、北哈州,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建成6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共有10大类74个农作物品种。
其中,在“中吉现代农业示范园”,分别展示种植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引进的7个苹果新优品种、1项苹果矮砧密植高效栽培模式,以及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单位提供的42个玉米新品种,进一步促进了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随着海外试验示范基地的陆续实施,为中国与国际间合作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风云际会看今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杨凌必将在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助力精准扶贫、推动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和加强“一带一路”国际农业合作交流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取得更多的务实成果,助推杨凌示范区在更高层次发挥作用、实现建成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市的壮美愿景。
牢记使命耕耘“三农”热土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2年来,杨凌示范区不忘初心,围绕打通农业科技转化推广的“最后一公里”,巩固完善大学、产业链、科技培训、科技特派员、展会、媒体等“六种推广模式”;围绕构筑示范推广的快捷通道,建立了实时连接18省区的远程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围绕破解“未来谁种地”问题,累计为全国各省区培训农民40万人次等。
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杨凌经验”,为做好“三农”服务提供了一整套成功方案。
22年来,杨凌示范区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破解“三农”问题,始终坚持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从加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到发展壮大种子产业,再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杨凌示范区以主动担当,敢为人先的勇气,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探路。
此外,杨凌在推广模式上大胆创新,不断完善“政府推动,依托大学,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在全国建成一批试验示范站、专家大院和科技示范基地。
据统计,目前全国总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20%,而杨凌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达到了47%,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了2000亿元,使5000多万名农民从中受益,每年推广效益达到了70亿元,带动传统农业迈上了农业现代化的“升级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