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
2020年1月2日,随着一声清脆的手机提示音,一封电子邮件到达杨凌示范区国际合作局副局长、上合农业基地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马静的邮箱。她点开来看,发现这是一封来自上合组织成员国乌兹别克斯坦的感谢信。
信中写道:“2019年,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领域相关人员来到中国,在杨凌示范区参加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研修班,学到了农业经济管理、跨境电商、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农业投资项目管理、经济全球化与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等丰富的内容,此行让乌兹别克斯坦学员积累了宝贵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学员回国后会经常发来邮件表示感谢、进行互动,这已经成为常态。”马静告诉记者,仅2019年9月至12月,杨凌示范区国际交流中心邮箱里就先后收到来自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孟加拉国、瓦努阿图、立陶宛、赞比亚、南非、肯尼亚等国30位学员发来的感谢信。学员们在信中除了对杨凌示范区举办的各类培训给予了高度评价,也表现出对杨凌示范区农业科研成果、农业贸易等方面的浓厚兴趣,希望政府能再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国际农业合作交流活动。
2019年6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发表了在陕西省设立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的重要讲话后,肩负这项重要使命的杨凌示范区由此开启了“上合时间”。
据统计,2019年杨凌示范区先后承办了23期援外培训项目,培训各国学员460人,其中培训上合组织国家农业官员和技术人员120人,还举办乌兹别克斯坦、巴基斯坦双边培训班各1期。此外,全年共承接其他省份承办的12期国家援外培训项目,先后有200余名各国学员在杨凌参加培训,其中100余名来自上合组织国家。
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在杨凌的设立,也为更多的杨凌农业企业和农科专家“走出去”提供了广阔舞台。杨凌鸿腾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晓峰对此深有感触。
2019年12月16日至24日,他跟随杨凌农科考察团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对当地农业发展情况进行考察。通过这次考察,他和多位杨凌农业企业负责人对当地农业发展现状有了最直观的了解,总结出这些国家在农业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下一步,他打算把杨凌的农科优势带出国门,尤其是杨凌设施农业、温室大棚等方面的先进技术,带到这些上合组织国家。
杨凌农技师杜双社过几天又将启程前往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州。这位中哈两国间绿色交往的使者,已经在这条路上往返了20多次。他见证了中哈创新园从无到有的过程,目睹了杨凌在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取得的累累硕果。杜双社告诉记者,目前,中哈创新园已经从杨凌引种了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蔬菜、苗木6大类45个试验新品种,种植面积累计近1500亩,同时还配套出口了多台农业机具及建设1600多平方米日光温室大棚所需的配套材料。这次前往哈萨克斯坦,杜双社的目标是把杨凌示范区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业发展模式,带到上合组织国家更多的现代农业合作项目中。
“‘上合时间’,时空无限!”杜双社信心满满地说。